夏天一到,腰上的"游泳圈"、大腿根的赘肉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。节食瘦不下来,运动又难坚持,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局部吸脂。但关于这项手术的传言满天飞,有人说它是"躺着变瘦"的黑科技,也有人吐槽术后皮肤坑坑洼洼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,局部吸脂到底值不值得做。
很多人误以为吸脂是给肥胖人士设计的,其实它更适合体重正常但局部脂肪堆积的人群。好比说你的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,可偏偏小肚子凸出,或者有顽固的"妈妈臀",这种情况吸脂理想。原理很简单:通过金属吸管把特定部位的脂肪细胞物理性抽吸出来,注意是"减少脂肪细胞数量",不是让脂肪细胞变小。
目前主流的水动力吸脂和黄金微雕技术,创伤比传统方式小很多。水动力吸脂先用生理盐水分离脂肪再抽取,出血量少;黄金微雕则多了射频紧致步骤,特别适合皮肤轻度松弛的人。但千万别信"吸完立即拥有马甲线"这种话,肌肉线条要靠自己练,吸脂只是帮你卸掉盖在肌肉上的"厚被子"。
从临床数据看,腰腹、大腿内外侧、上臂后侧(蝴蝶袖)、下颌缘这几个部位改善直观。比如腰腹吸脂后,很多人能缩小2-3个裤码。不过有几种情况医生会劝退:重度肥胖(BMI>28)、皮肤松弛像"沙皮狗"、凝血功能异常,以及哺乳期女性。
特别提醒备孕的姑娘们,腹部吸脂少要间隔半年再怀孕。虽说吸脂不影响生育功能,但孕期脂肪会重新分布,可能让手术扣。还有常年吃抗凝药的中老年人,也要提前和内科医生沟通停案。
做完手术只是步,接下来3个月才是关键。头两周要24小时穿塑身衣,连睡觉都不能脱,这不仅能止血,还能帮助皮肤回缩。很多术后凹凸不平的,都是因为没认真穿塑身衣造成的。肿胀高峰期大概在术后3-5天,这时候腿围可能比术前还粗,别急着找医生吵架,这是正常组织水肿。
饮食上要戒辛辣、烟酒少一个月,有的人拆线后就去吃火锅,第二天伤口就红肿发炎。运动要循序渐进,一周后可以散步,但卷腹、深蹲这类核心发力动作要憋到3个月后,否则容易引发内部粘连。
吸走的脂肪不会再生,但剩下的脂肪细胞会"膨胀"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术后胡吃海喝,其他部位反而更胖了。建议把吸脂当作身材管理的起点,而不是终点。术后三个月稳定期可以结合轻医美项目,比如冷冻溶脂巩固边缘部位,或者做射频来改善皮肤质地。
后提醒大家,一定要找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正规机构,医生要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》。那些号称"价格包干""不限抽吸量"的,背后往往藏着二次消费的坑。记住,才是真的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