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长期伏案工作、低头玩手机,颈椎问题越来越普遍。很多人觉得脖子僵硬酸痛忍忍就过去了,其实颈椎病拖久了可能导致手麻、头晕甚影响生活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"低头族"通病该怎么科学应对。
数据显示,30岁以上人群近六成存在颈椎问题,其中办公室白领、IT从业者、司机等职业人病率更高。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、脊髓型、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四种,症状从单纯的颈部不适到肢体麻木各有不同。
早期可能只是偶尔落枕、肩颈发沉,这时如果及时干预,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配合保守治疗,大多数人都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。但若任由发展,时可能要做手术才能解决问题。
以下几个信号值得注意:长时间低头后颈部僵硬难忍;起床时频繁落枕;转动脖子有弹响;经常性偏头痛;手指发麻无力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超过两周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骨科或科就诊。
医生通常会安排X光片查看骨性结构,必要时配合核磁共振检查软组织情况。千万别自己随便去店"掰脖子",不当的手法可能加重病情。
根据病情轻重,目前临床主要采取阶梯治疗方案:
保守治疗:适合早期患者,包括药物镇痛、物理治疗(牵引、超短波)、中医针灸和针对性训练。现在比较的体外冲击波治疗,对肌肉劳损型疼痛明显,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。
微创介入: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但尚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。比如神经根阻滞术、射频消融术,创伤小快,门诊就能完成。
手术治疗:针对脊髓受压或神经根病例。现在多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或后路椎管减压术,部分医院已开展微创椎间孔镜技术,切口仅7mm左右。
普通理疗单次约150-300元
体外冲击波单次约400-600元
神经阻滞治疗单次约2000元
椎间孔镜手术约3-5万元
传统开放手术约5-8万元
具体费用会因地区、医院级别不同有所浮动,报销比例也不同。建议治疗前与主治医生详细沟通,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案。
预防颈椎病复发关键在纠正不良习惯:避免长时间低头,电脑屏幕调视线平行;每1小时起身5分钟;睡觉时枕头高度以拳头竖立高度为宜;游泳、羽毛球等运动能有效锻炼颈部肌肉。
特别提醒:网上的颈椎仪只能暂时缓解肌肉疲劳,对已经形成的颈椎病变没有治疗作用。如果症状持续加重,务必及时就医。
建议优先考虑医院骨科或专科医院的脊柱外科。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颈肩腰腿痛专病门诊,诊疗更。选择医生时可关注其背景,好是有10年以上脊柱疾病经验的副医师以上职称。
如果需要进行手术,建议提前了解医院是否配备术中神经监护设备,这类设备能大幅降低手术风险。术后同样重要,正规医院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。
颈椎病虽常见但不可小觑,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。与其忍受疼痛影响生活质量,不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系疗。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挺直腰板,拥有健康的脊椎!
如果还有关于颈椎病的具体问题,可以到当地医院脊柱外科或科详细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