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收到不少关于去痣的,有人担心留疤,有人纠结该不该做。其实痣本身是常见的皮肤现象,但有些痣可能存在健康隐患。今天就用大白话讲讲去痣的门道,帮你避坑。
痣本质上是一种黑色素细胞形成的良性,多数是先天性的,也可能因日晒、激素变化后天形成。常见的痣有平坦的,也有凸起的,颜色从浅褐到深黑都有。
1. 突然变化的痣:比如颜色加深、面积扩大、边缘不规则,或表面出现溃破。这种情况需要先做皮肤镜检测,排除恶变可能。
2. 长在易摩擦部位的痣:如腰带区、手掌脚底、衣领边缘等经常被摩擦的痣,长期刺激可能增加风险。
3. 影响生活的痣:比如长在眼皮边缘影响视线,或鼻梁上影响眼镜佩戴的凸起痣。
激光去痣:适合直径小于3mm的浅表痣,利用激光爆破色素颗粒,快但可能需要多次处理。
手术切除:针对较大或较深的痣,能完整去除并送病理检查,会缝合但疤痕较细。
冷冻去痣:用液氮冷冻使痣细胞坏死,适合非常小的痣,但可能残留色素或复发。
1. 我的痣性质是否?是否需要做病理检查?
2. 适合哪种去痣方式?术后护理要注意什么?
3. 是否需要处理?总共需要几次?
1. 结痂前避免沾水,3天后可清水轻洗
2. 脱痂前不要用手抠,防止感染和留疤
3. 防晒少3个月,减少色素沉着
4.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,促进伤口愈合
× 迷信药水点痣:容易腐蚀过度留坑,且无法判断痣的性质
× 自行剪掉凸起痣:可能引发感染或刺激恶变
× 同时处理多个痣:大面积创面增加感染风险
建议选择有医疗资质的机构,操作前确认:
1. 是否由皮肤科医生面诊
2. 是否配备病理检测条件
3. 仪器是否为正规医疗设备
后提醒:去痣虽是小操作,但涉及皮肤健康。如果拿不准自己的痣要不要处理,建议先找医生做个皮肤检测,比盲目处理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