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一起,皮肤就开始闹脾气:干燥、泛红、暗沉轮番上阵。别急着往脸上堆护肤品,先搞清楚你的皮肤真正需要什么。今天我们就不同肤质在换季时该如何科学护理,避开那些华而不实的护肤陷阱。
早上洗完脸后不涂护肤品,观察1小时:如果T区泛油但两颊紧绷,属于混合肌;全脸刺痛起屑是干敏信号;油光满面但毛孔粗大是油性肌;于涂抹护肤品后仍然发烫刺痒的,很可能已经出现屏障受损。记住,选护肤品就像谈恋爱,合不合适只有你的皮肤说了算。
干皮朋友常犯的错误就是不停地喷保湿喷雾,结果越喷越干。皮肤科医生建议,洗完脸后要趁着脸还微湿时,立刻涂上含神经酰胺的面霜,就像给漏水的瓶子先补好裂缝再装水。试试"三明治涂法":先用精华水浸润角质层,再涂保湿精华,后用面霜封层。近很火的以油养肤法,建议选择霍霍巴油这类接近皮脂的油脂,每周2次在面霜前使用。
很多油皮热衷用皂基洗面奶搓盘子般的清洁感,殊不知这会让皮脂腺性出油。早上可以尝试用温水洗脸,晚上再用氨基酸洁面。吸油纸每天别超过3次,过度吸油反而会刺激油脂分泌。含有锌元素的护肤品能调节皮脂腺活性,水性保湿产品如含有透明质酸的凝露更适合油皮。别忘了每周做次泥膜,但敷到8分干就该洗掉。
皮肤泛红发痒时,立即停用所有功效型产品(美白、抗老等)。急救阶段可以用矿泉水湿敷,配合含积雪草苷的修复霜。有个冷知识:皮肤温度每升高1℃,敏感反应会加剧10%。所以洗脸水温好控制在32℃左右,吹头发时记得避开脸部。建议备个小喷雾瓶装纯净水,感觉发热时喷两下,比任何网红喷雾都管用。
秋天紫外线强度依然是夏天的70%,尤其是长波UVA穿透力更强。不需要追求高SPF值,日常通勤SPF30足够,重点是要确保每厘米涂够2mg(约1元硬币大小)。有个涂抹技巧:把防晒分两次上脸,中间间隔2分钟,这样更容易涂够量。戴眼镜的朋友注意擦拭镜托接触的防晒死角,这些地方容易长晒斑。
枕套每周少要换1次,侧睡党建议换成真丝材质;涂抹护肤品时别忘记脖子和耳后;眼部卸妆要用棉签清理睫毛根部;润唇膏竖着涂更能填平唇纹。如果粉底总是卡粉,试试在粉底液里加1滴护肤油,比买贵价粉底更明显。
后提醒大家,当皮肤出现持续红肿、脱皮等症状时,别自己当医生,及时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。好皮肤离不开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,护肤品终究只是辅助。下次再看到"三天淡斑""七天"的,记得捂紧钱包——皮肤新陈代谢周期少28天,慢养才是真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