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天气忽冷忽热,医院儿科门诊排起了长队。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慌了神,半夜三更往急诊跑。其实,90%的儿童发烧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,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,不仅能让孩子舒服些,还能避免过度医疗。
很多家长一见孩子体温超过38℃就急着喂退烧药,这是常见的误区。发烧是身体病菌的正常反应,38.5℃以下且精神状态好的孩子,完全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来缓解不适。
温水擦浴是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。用32-34℃的温水,重点擦拭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。切记不能用酒精擦身,孩子皮肤娇嫩,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。
虽然大多数发烧可以居家观察,但出现以下情况必须及时就诊: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℃;持续高烧39℃以上超过24小时;出现抽搐、呼吸急促、皮肤瘀斑;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;伴有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症状。
特别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整体状态,这比单纯看体温更重要。能吃能玩的孩子通常问题不大,而体温不算很高却精神很差的孩子更需要重视。
当确实需要使用退烧药时,家长要注意: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,这两种是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烧药。不要使用阿司匹林,可能引发罕见但的瑞氏综合征。
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,按体重计算剂量,不要自行增减。两种退烧药不要交替使用,除非医生特别建议。服药后要孩子适量饮水,帮助药物代谢和预防脱水。
孩子发烧时消化功能较弱,饮食要清淡易消化。可以准备些稀粥、面条、蒸蛋等软食,少量多餐。水果选择苹果、香蕉等不刺激的品种,西瓜等寒性水果要适量。
一定要充足的水分摄入,温开水、淡盐水、米汤都可以。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水,可以少量多次地喂。观察尿量和尿色,正常应为淡黄色,如果颜色很深或尿量明显减少,要警惕脱水。
民间流传的退烧偏方很多都不科学:捂汗退烧可能引发高热惊厥;冰敷可能导致寒战反而升高体温;推拿缺乏循证医学依据;各种草药汤剂可能增加肝肾负担。
与其尝试这些不确定的方法,不如给孩子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:保持室温24-26℃,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充足的睡眠和休息。
想让孩子少生病,平时要做好预防:按时接种疫苗;营养均衡;养成勤洗手的习惯;流感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场所;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。
特别提醒家长,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。绝大多数儿童发热是病毒感染,抗生素不但无效,还可能肠道菌群,增加耐药风险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。
记住,孩子发烧时家长保持冷静重要。掌握科学护理方法,配合医生指导,绝大多数儿童发热都能顺利。如果拿不准情况,及时您信任的儿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