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上宝宝是件令人欣喜的事,但随之而来的产检项目常常让准妈妈们摸不着头脑。什么时候该做B超?唐筛和糖耐有什么区别?作为从业10年的妇产科医生,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份通俗易懂的产检指南。
当验孕棒显示两道杠时,建议在停经6-8周到妇产科挂号。这次检查会通过抽血测HCG值和孕酮水平,确认胚胎是否正常着床。医生还会开具次B超单,主要观察孕囊位置,排除宫外孕风险。记得带上和卡,空腹前往更方便后续检查。
11-13周是胎儿颈部透明层(NT)检查的佳窗口期。这项B超测量胎儿颈后部液体厚度,结合抽血结果综合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。很多准妈妈会问:"NT检查和唐筛要不要都做?"其实两者互为补充,医生通常建议联合筛查,率能提高到90%左右。
22-24周需要完成系统超声检查,也就是常说的大排畸。这次B超会详细查看胎儿心脏、四肢、面部等结构发育情况,整个过程约需30分钟。另个重要检查是24-28周的糖耐量测试,需空腹喝75克葡萄糖水后抽三次血。如果数值超标,要及时到营养科制定控糖方案,避免妊娠糖尿病影响母婴健康。
进入36周后,每周都要做胎心监护。这个检查通过监测胎心和宫缩曲线,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。临近预产期时,医生会通过内检评估骨盆条件、胎儿位置等,与准父母讨论顺产或剖宫产方案。此时准备好待产包特别重要,建议单独打包证件、产褥垫、婴儿衣物等必需品。
生完宝宝不代表医疗监护结束,产后42天的复查关乎妈妈长期健康。除了检查子宫情况,还会评估盆底肌功能。很多漏尿、腰疼问题都源于产后不佳,及时做凯格尔运动或治疗能有效预防。母乳喂养的妈妈记得同时预约婴儿体检,医生会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份时间表适用于单胎自然妊娠的准妈妈。如果是双胞胎、高龄孕妇或有慢性病史的特殊情况,产检频率和项目会有所调整。遇到任何异常症状如剧烈腹痛、流血等,务必立即就医。祝每位准妈妈都能平安度过这段奇妙的生命旅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