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外科手术,很多人反应是紧张甚恐惧。无论是阑尾炎切除这样的常见手术,还是更复杂的骨科或整形手术,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都直接影响。今天,我们就来外科手术的那些事,帮你消除疑虑,科学面对。
外科手术种类繁多,按紧急程度可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。急诊手术像急性阑尾炎、外伤缝合等,必须立刻进行;而择期手术如隆鼻、双眼皮等,可以提前规划时间。按技术方式又分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,后者创口小、快,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,具体需医生评估。
以常见的阑尾切除为例,过去需要开腹,现在多数通过腹腔镜完成,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。而像关节置换这类手术,则可能需结合3D打印技术定制假体。技术虽进步,但选择时仍需理性:不是越“”越好,关键看是否适合你的病情。
很多人觉得手术是医生的事,自己只需躺上手术台。其实,术前准备直接影响手术性。首先是体检,血常规、心电图等基础项目必不可少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更需提前调控指标。曾有位患者因隐瞒感冒史,全麻时出现呼吸道痉挛,险些酿成意外。
其次是生活习惯调整。术前一周戒烟酒能降低感染风险;整形类手术需避开生理期;某些手术要求术前8小时禁食。记得有患者因偷吃早餐,导致全麻呕吐物呛入肺部,不得不推迟手术。此外,提前备好宽松衣物、止疼药等术后用品也很重要。
手术成功只是步,护理不当可能前功尽弃。比如有人认为伤口结痂就是好了,其实痂下有感染风险。曾有位患者强行揭掉膝盖手术的结痂,导致二次缝合。医生建议:保持伤口干燥,按时换药,出现红肿热痛立即就医。
饮食方面,骨科手术后需补钙,但不宜立即喝骨头汤(脂肪反而不利);肠胃手术应从流食逐步过渡。训练更要循序渐进,像腰椎手术后,早期需卧床,后期在医生指导下做核心肌群锻炼。有位颈椎病患者术后第三天就跳绳,结果内置钢板移位,不得不二次手术。
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但现代医疗已将其控制在极低范围。麻醉过敏发生率约1/10万,主刀医生也会根据年龄、体质调整方案。比如老年人全麻可能影响认知,局部麻醉就更。签署知情同意书时,务必确认自己了解出血、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应对措施。
特别提醒:美容手术虽属“可选”,但风险同样存在。注射填充可能导致血管栓塞,拉皮手术可能损伤神经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具备资质的医生,比追求或“网红”更重要。
外科手术本质是治病手段,无需过度恐慌也不可大意。做好三件事:术前评估身体状态,术中配合医生要求,术后严格执行护理方案。记住,医生怕的不是病情复杂,而是患者隐瞒病史或自作主张。你的理性选择,才是手术成功的大。
如果仍有疑问,不妨列出清单当面医生。比如“我的手术采用哪种麻醉方式?”“术后多久能洗澡?”“哪些症状需要紧急回院?”了解越详细,心里就越有底。健康无小事,愿每位需要手术的朋友都能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