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缺失或损坏后,口腔修复手术是功能与美观的重要方式。但面对种植牙、烤瓷牙、义齿等多种方案,很多患者常陷入选择困惑。本文将从技术原理、适用人群及费用等维度,客观解析当前主流修复方式的差异。
1. 种植牙修复
通过钛合金种植体植入牙槽骨,3-6个月骨结合后安装牙冠。优势是支撑不损伤邻牙,咀嚼效率接近真牙。适合单颗/多颗牙缺失且骨量充足者,但糖尿病或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评估。
2. 烤瓷牙修复
需磨小两侧健康牙齿作为基牙,套上连体瓷冠。优点是周期短(1-2周)、价格亲民,但会牺牲部分健康牙体。适合邻牙本身有缺损或需加固的情况。
3. 义齿修复
可自行摘戴的胶托或钢托假牙,适合多颗牙缺失或预算有限人群。虽然初期适应较慢,但近年推出的吸附性义齿舒适度已显著提升。
价格受材料、技术难度及地区经济水平影响明显:
• 种植牙:国产植体(3800-6800元/颗)、韩国登腾(5500-9000元)、瑞士ITI(9000-16000元),含种植体+基台+全瓷冠。
• 烤瓷牙:镍铬合金(800-1500元/颗)、钴铬合金(1500-2500元)、全瓷(3000-6000元),具体需根据基牙数量核算。
• 义齿:胶托(600-2000元/副)、维他灵支架(3000-5000元)、BPS吸附性义齿(8000-15000元)。
需注意:部分机构宣传的"种植牙"可能不含骨粉、导板等必要耗材,建议确认报价包含项目。
1. 先做检查
通过CBCT评估牙槽骨高度、密度及邻牙状态。骨量不足者可能需要先行植骨,这类附加项目会影响终预算。
2. 明确自身需求
年轻患者优先考虑长期效益(如种植牙),中老年多牙缺失可组合使用种植体+义齿(如覆盖义齿)。
3. 关注医生资质
种植牙建议选择有10年以上经验的专科医师,烤瓷牙需关注技师团队的水平,义齿则要考虑机构是否有数字化取模设备。
1. 过渡期饮食
种植牙术后3个月避免咬硬物,烤瓷牙粘接后24小时内勿咀嚼粘性食物。义齿每日需用专用牙刷清洁。
2. 定期复查
种植牙每年需拍片检查骨结合情况,烤瓷牙要注意边缘密合度,义齿3-5年需调整或更换。
3. 日常清洁
无论哪种修复体,都应使用牙线/冲牙器清理邻面,并每半年进行洁治。
口腔修复不是"一劳永逸"的消费,而是需要医患共同维护的长期医疗行为。建议根据检查报告,结合自身预算和预期做出理性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