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脸型调整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下颌角问题。毕竟下颌角的形态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下面部轮廓是柔和还是硬朗。那么针对下颌角宽大、外翻或不对称的情况,到底有哪些科学靠谱的改善方式?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!
下颌角位于我们面部下外侧,也就是耳朵下方、下颌骨后缘转折的位置。如果这个位置骨骼过于发达、向外突出或角度过小,就容易形成我们常说的“方脸”或“国字脸”。有些人还伴有咬肌肥厚,进一步加重下面部的宽大感。判断自己是否属于下颌角问题,可以站在镜子前观察正面、侧面和45度角,如果发现下颌折角位置偏低、偏宽或轮廓线条不流畅,就可能存在下颌骨发育异常。
并不是所有宽脸都需手术。如果问题主要源于咬肌肥大或脂肪堆积,是可以通过注射或吸脂来改善的。比如肉注射适合因咀嚼习惯导致的咬肌肥大,一般每次注射后3-6个月可见。而面部吸脂则适合下颌缘脂肪较多、轮廓模糊的情况。但需注意,这些方式无法改变骨骼大小,如果属于骨性下颌角肥大,手术仍是目前改善的方式。
目前主流的下颌角手术分为截骨术和磨削术两种。截骨术是通过切除多余的下颌角骨骼,重新塑造下颌轮廓线,适合中重度骨骼肥大者。而磨削术则通过器械将外层骨质磨薄,适合轻度骨骼突出、只需微调的人群。具体选择哪种,需通过X光片及三维CT扫描,由医生根据骨骼结构、神经血管分布和软组织条件综合评估。
下颌角手术属于四级手术,不仅要求医院具备全麻资质和抢救条件,对医生的经验、审美和技术更是严峻考验。一位的颌面医生,必须熟悉面部神经走向、血管分布及骨骼力学结构,能在的前提下实现面部线条的自然流畅。所以大家在选择时,一定要确认该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,医生是否有十年以上颌面手术经验,并可查验医生执业证书及过往。
一般来说,术前需进行检查,包括检验、影像学检查及口腔健康状况评估。手术在全麻下进行,切口选择口腔内,外观无疤痕。术后需要住院观察2-3天,佩戴弹力头套帮助软组织,1-2周可逐步正常生活。完全自然约需3-6个月,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、避免剧烈运动,并定期回访复查。
下颌角手术属于性骨骼改造,可持续终生。但术后软组织(如皮肤、肌肉)仍会随年龄、体重变化而变化。于后遗症,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可极大降低风险。可能出现的暂时性问题包括肿胀、麻木或张口受限,但多数在3-6个月内逐渐。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感染或不对称,因此一定要选择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的正规医疗机构。
下颌角手术是一项重大决策,切忌盲目跟风。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属于骨骼问题还是软组织问题,再选择相应的改善手段。如果确实需要手术,务必选择有资质的医院和的医生,面对面沟通设计并了解流程与风险。只有在的前提下,才能科学、有效地实现面容优化目标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面部轮廓设计的细节?欢迎进一步,我们将为您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