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血压高了怎么办?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中老年朋友。今天我们就来高血压那些事,帮您理清思路,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。

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大多数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,与遗传、年龄、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。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,比如肾脏疾病、内分泌失调等。确诊高血压需要多次测量,通常收缩压≥140mmHg或舒张压≥90mmHg就需要引起重视。
血压水平可分为三个等级:轻度高血压(140-159/90-99mmHg)、中度高血压(160-179/100-109mmHg)和重度高血压(≥180/≥110mmHg)。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,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控制方案。

饮食调整是关键环节。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,减少腌制食品、加工肉类的摄入。多吃富含钾的食物,如香蕉、土豆、菠菜等,有助于钠的排出。膳食结构应以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为主,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。
运动干预必不可少。每周坚持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每次30分钟左右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。体重超标者减重5%-10%,就能显著改善血压状况。
戒烟限酒同样重要。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压升高,增加心脏负担。酒精摄入也应严格控制,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,女性不超过15克。

当生活方式干预不佳时,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。常用降压药物包括五大类:利尿剂、β受体阻滞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。
利尿剂适用于轻度高血压,价格较为经济。钙通道阻滞剂对老年患者较好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特别适合伴有糖尿病、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。具体用案需要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,切勿自行选药或调整剂量。

建议高血压患者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,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。测量前应5分钟,避免饮用咖啡、浓茶。就诊或调整用药期间,需要增加测量频率。
定期到医院复查也很重要。除了测量血压,还需检查心电图、肾功能、血脂等指标。这些检查能帮助评估治疗,及时发现并发症。通常建议稳定期患者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
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降压速度不宜过快,防止体位性低血压。孕妇如发现血压升高,应立即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,血压控制目标更为严格,通常要求低于130/80mmHg。
高血压虽然常见,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控制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遵医嘱规范用药,定期监测相关指标,就能将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,享受健康生活。